第一章:

古代人利用动物的特征创造象形文字

汉字最初的创造,必须具有明确的区别度,所以必须抓住每个动物的特点。甲骨文中,表示动物的字的构型理据,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特征的认识。以下六种动物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都有独体字来描摹它们的形体。

象,虎,鹿,豕,犬,马

首先,让我们想一下以上的动物,他们形态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如果你生活在4000年以前的东亚大陆,你会用以上每一种动物的什么形态特征为它们创造文字?

练习一

在每个字的旁边,写下你认为的这个动物的最大特征,然后试着画一下。

  • 象:
  • 虎:
  • 鹿:
  • 豕:
  • 犬:
  • 马:

练习二

下面是这六种动物的甲骨文象形文字。 你能看出哪一个字表示的是哪一种动物吗?

六个甲骨文图片:象,虎,马,猪,狗,鹿

虎、鹿、猪、马、狗、象的黑白图片

如果我告诉你,大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象鼻,你能从以上的六个甲骨文中找到“象”字吗?那么其它动物呢?如果说,老虎最突出的特征是它能置人死地的虎口,以及身上的花纹,马最突出的特征是这种善于奔跑的动物奔跑时飞动的马鬃,猪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圆润肥大的腹部,跟未训化的狼相比,狗最重要的特征是向上摆动的尾巴的姿态,而鹿则是头上枝叉繁多的鹿角,你能找出对应的字吗?

上面说到,“鹿”字用公鹿头上的角作为文字的形态特征,为什么要用公鹿的特征而不用母鹿的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了解中文里区分性别和年龄的方法。首先,每个动物有一个统称(或者叫总称),这个统称并没有性别和年龄区分。然后,在这个统称前面(也有少数情况加在其后)加上一个像词缀一样的字而得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甚至在这种动物之内的不同类的动物词,而不是创造一个单独的词。比如,“羊”是所有羊科动物的统称,另外一个字加在“羊”字之前就会变成了表示具体哪种羊的词,绵羊( sheep),羚羊 (antelope),公羊 (ram),羔羊 (lamb),山羊 (goat)。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创造与这种动物相关的器官、物品的词,比如羊毛,羊头,羊肉。

练习三

现在,你能把甲骨文的字和动物图片一一对应吗?试试看。

六个甲骨文图片:象,虎,马,猪,狗,鹿

象,马,虎,豕,犬,鹿

 

下面是答案。
  • 象 (甲骨文象字的图片) elephant, 读作xiàng
  • 马 (甲骨文马字的图片) horse, 读作mǎ
  • 虎 (甲骨文虎字的图片) tiger, 读作hǔ
  • 豕 (甲骨文猪字的图片) pig, 读作shǐ
  • 犬 (甲骨文狗字的图片) dog, 读作quǎn
  • 鹿 (甲骨文鹿字的图片) deer, 读作lù

你可能在想:太好了,我可以用这些字跟中国人交流了。等一下,在这六个汉字中,你如果用其中四个,中国人会感到很自然,但是其中两个字,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用了。这两个字已经被另外两个字代替了,它们就是最常见的两个动物字:“犬” 和 “豕”,它们已经分别被“狗”和“猪”代替了。汉字发展的近四千年的历史中,一些字被更替,一些字改变了它的意思,这些都是汉字演变中自然发生的普遍现象。

“猪”代替了“豕”表示pig,现在的人如果你跟他说“豕”,一般人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如果你用“猪”字,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呢?“猪”这个字在甲骨文和甲骨文之后的金文里都不存在。在中国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1]里面,“猪”这个字第一次出现。但是“猪”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小篆体的猪字小篆体的猪字是“豬”的小篆[2]体。“豬”这个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豕”,右边是“者”。我们已经知道“豕”原本是猪pig的意思,但是为什么有一个“者”字呢?

1 (甲骨文者字), 2 (金文者字), 3 (小篆者字) 分别是“者”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从甲骨文来看,“甲骨文者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看似木柴,又像一棵树,下面是人口,也像是一个坑。虽然“者”后来被用作代词,但是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文字学家对它的原意有了不同的解释。最流行的有两种,第一种,燃烧的意思,就是上面是木柴下面是火盆;第二种,是楮chǔ树 (paper mulberry),这种树果实很好吃,下面的口就是人认为楮树的果实放入口内很好吃。因为对“者”字来源的不同解释,那么为什么“豕”后面一个音为“zhu”的 “者”字就成了“豬”?前者的解释就是因为猪是很早就用做食物资源,烧烤是一种烹饪方法,于是豕后面加上烧烤就成了pig这个字的开始。后者则认为zhu这个声音类似猪吃食的时候嘴巴发出的声音,所以“豬”就成了pig的字。

在后来的演变中,很多的动物名称都采用了“犭”作为字的部首,所以“豬”慢慢也就由“豕”部变成了“犭”部(在下面讲dog被“狗”代替的时候会讲到“犭”)。于是有了一直用到现在的 “猪”,而“豬”就被称为“猪”的异体字。

另外一个字“犬”,已经被“狗”代替。现在“犬”只见于某些固定名词或词组中,比如警犬(police dog, K-9),鸡犬不宁,鹰犬,鸡鸣犬吠,这是古代汉字的遗留。“狗” 字由两个部件组成,“犭”和“句”。“犭”就是“犬”变来的,被用作表示动物的部件(当然,并不是所有动物都用犭字旁,动物字还用其他的部首,这点将在第五章中涉及)。而dog,现在由“狗”表示。

那最早期的时候为什么由“犬”表示dog,后来又由“狗”表示dog呢?甲骨文中有“犬”这个字,但是并没有“狗”这个字。“狗”这个字第一次出现在西周(1046-771BCE)早期。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便有“狗”字,写作 西周的狗字, 你可以看到“句”在“犬”左边,和现在的“犬句”不一样。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一些部首逐渐统一它们的位置,犬部首后来多在左边。“狗”字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并没有现代的意思宽泛,有一种解释是“狗”特指幼犬,这与小马写成“驹”是一个道理。这个说法出自东汉(25-220)许慎的《说文解字》:“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畜》(200BCE以前)中则解释为:“未成豪,狗。”东晋(317-420)郭璞也作注:“狗子未生(hàn)毛者。” 这些出处都指向:还没长毛的犬才称为狗。而早期的“犬”字多指猎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犬,狗之有县(悬)蹏(tí)者也。”意思是,蹄子悬空的狗叫“犬”。什么样的狗才“县蹏”?猎犬有一种趾不着地,后来还产生一个专用字“畎”,与“犬”是一个读音,都念quǎn。

在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古代人如何抓住动物最基本的特征创造汉字,也学习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当今使用的汉字不仅仅在形态上与古人创造的汉字差异很大,而且有一些汉字仅仅用于一些固定表达,后来新造的汉字虽然跟古人创造的汉字有关联,但是在汉字构成和读音上有了巨大区别。接下来的几章,我们会学习不同动物的汉字以及他们涉及到的文化。为了方便学习,我们将动物分为了三类:有象征意义的动物(第二章),与人们生活很相关的动物(第三章),和野生动物(第四章)。

练习四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把世上的文字分成两种书写系统:表意系统和表音系统。他在1916年的书中对表意系统的描述是这样的:其中一个词由某个独特的符号表示,这个符号与发音无关。这个符号代表整个词的整体,因此间接代表了所表达的想法。”[3]

请你比较一下汉字和英文的书写。如果我们以一个字,比如说,中文的“虎”和英文的“tiger”为例,把它们分别看作是两个符号(sign)。这两个符号的signifier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the sign)和signified (the concept or meaning associated with the signifier)分别是什么?它们的signifier和signified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的signifier分别来自哪里?

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以后,你觉得学习汉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练习五

“猪”和“狗”并没有出现在甲骨文里,都是后来出现的。你认为这两个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说,人类生活方式进化了,有了熟食了,在文字上的反应就是“猪”的出现;生活中需要把一类动物细分,所以出现了“狗”,你觉得对吗?是不是可以说,汉字的出现和发展是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

练习六

汉字的出现和形成跟神有关系,还是跟生活有关系?


  1.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58-148),东汉。
  2. 小篆,小篆是汉字在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 小篆以西周籀文为基础,发展于战国时期(475BCE-221BCE)的秦国,后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时采用的字体。东汉时逐渐被隶书取代,后来称之“隶变”。隶变之后, 小篆的应用场景仅限于印章、书法艺术等领域。
  3.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London: Duckworth, 1916, p. 25-26. “… there are only two systems of writing: the ideographic system, in which a word is represented by some uniquely distinctive sign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ounds involved. This sign represents the entire word as a whole, and hence represents indirectly the idea expr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