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野生动物

练习一

你觉得中国上古时候,大家最熟悉的森林中的野兽会有哪些?字的起源常常是基于人类生活经验,比如平时能够看到或者经历的事物,你认为哪些动物名称会出现在甲骨文里?请列出你想到的动物,并在你列出的动物旁边注明你认为这种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如果是你,你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字来代表这种动物。

象 (繁体和简体相同) xiàng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象的鼻子很长,甲骨文的象字显然抓住了这一点。金文的象虽然更加抽象,但是这个特点并没有消失。小篆已经变形,但是还是能够看到大象的形态。《说文解字》提到古代黄河的南北都有象,并指出“豫”(河南省的简称,黄河穿过现在的河南)的意思就是很大的象的意思。

练习二

你认为这个甲骨文表达什么意思?

字

大象在上古的时候是很寻常的动物,可以为人所利用,这点可以从“为/為”这个字的构形证明。甲骨文的“为”是字字,手牵大象让大象为自己劳动,后来引申为做的意思。殷墟也有用象牙雕刻的礼器,用来占卜的象骨等,这都说明象在中原地区一直到商朝都很多。到战国(前403-前221)时期,韩非子在他的《韩非子。解老》中写道: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可见在周朝末年的黄河流域大象已经灭绝。当人们看到象的骨头而想象出象的形象,所以“象”引申出形象、象征的意思。前面加亻(人),变成像,表示肖像[1]。学者根据考古推测,大象之所以在中原地区灭绝是因为气候变冷,而大象赖以为生的森林、草原、水生植被、沼泽植被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多而变小。

象这个字里面有一个部件是我们知道的豕(shǐ)。

请看下面这两个字,你能看出其中有什么相似的部分吗?

字字

前面那个甲骨文就是豕,后面是象。所以豕就是象的部首

虎 (繁体和简体相同)hǔ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虎的象形字就是老虎的形状,笔画简单抓住了它嘴大凶恶的样子,还有头、爪和尾巴。金文和甲骨文相似,但是爪子更加突出。小篆的虎的形象变得不再凶恶,反而可爱起来。虎这个字不是一个部首,表示老虎的部首是:虍。这个部首一般来说在上面,下面填上另外一个部件组成一个字。比如虐(字),由虍、爪、人构成,表示虎反爪捉人。本义是凶狠残暴地对待他人或者他物。

虎跟其他的动物一样是一类动物的名称,前面加上修饰语就成了不同的老虎,比如说,母老虎,公老虎,纸老虎。母老虎在中文里用得很多,形容强势的女人。从来没有人特别提及公老虎,大概是因为老虎本身就很凶恶强健,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男人本该如此。而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认的形象是温和顺从,但是这跟老虎的特点相反,一但一个女人具有了老虎的特点,就是反传统的,反常态的,就要指出。Tiger mom,母老虎一样的母亲,被刻板地用来代表一部分对孩子要求严格的中国妈妈[2]

纸老虎,比喻表面很厉害但是实际上没有实力的事物。1946年毛泽东在回答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时候提出了这个论点: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他们脱离了群众,得不到支持。

练习三

你能不能说出这个甲骨文的意思?

字,这个甲骨文后来的小篆是字,楷体就是上面提到的虐字。

还有一个以虍为部首的字,虔。字是古文,上面是老虎张着大嘴的样子,下面是文字,表音。虔字本义是老虎的威武的样子,后来引申为恭敬。

与虎有关的俗语通常含有对老虎是百兽之王的敬畏。比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这句话,比喻在没有出色人才的情况下,差一些的人开始掌权。虎落平阳被犬欺: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就无法施展才能,狗都敢欺负老虎。 比喻有实力的人或者影响失势的时候被小人欺负。虎毒不食子:意思是虎虽凶猛,尚且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

狼 (繁体和简体相同)láng

甲骨文: 字

小篆:字

狼的甲骨文左边‘良’表音,右边是头朝上,肚子朝左的狼的形状。因为右边狼的形象很像狗,所以小篆的狼左边变成了犬字,右边是表音的良,汉字中多数的形声字都是左边表意右边表声音。有狼字的词一般来说都有负面的意思,比如,狼藉和狼吞虎咽。狼的窝内非常杂乱,藉表示杂乱的意思,所以狼藉表示散乱、错杂、杂乱的样子。

狼吞虎咽是另一个有狼字的成语。因为狼和虎吃东西很快,很猛,所以狼吞虎咽,是狼和虎吃东西的状态,表示吃东西没有咀嚼更没有品尝的时间,又猛又急。“狼藉”和“狼吞虎咽”是两个非常常用的词,但是最常用的有狼字的词就是狼狈和狼狈为奸。狈是传说中的一种兽,甲骨文是字,上面是一个像犬的动物形状,下面是贝表音,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到了金文变成了左右结构字。属于狼一类的动物,前腿短,走路时要爬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狼狈形容困窘的样子。狼狈为奸比喻两个坏人勾结在一起做坏事。当然,也有中性或褒义的词,比如,如狼似虎,形容勇猛的样子。战狼外交,指的是一个国家跟其他国家交往的时候非常咄咄逼人过于强硬的外交政策。

熊 (繁体和简体相同)xióng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熊”这个字是借用的。“熊”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能”表音,下面的“灬”表意,意思是光焰旺盛。熊这种动物的甲骨文是一只行走的熊,金文依然是熊的形态。小篆把熊的嘴变成了肉/月,四肢变成了两个匕字,就是小篆的能字。所以熊这种动物本来是用‘能’这个字表示 。但是,后来‘能’被借用表示才干、技能的意思,而且能的这个意思比表示熊的意思更加常用,所以“能”作为动物bear的本意逐渐被人忘记,古人只能另造新字。但是没有新字被创造出来,所以表示光焰旺盛的‘熊’字被借指熊这种动物。

“熊”这个字很奇怪,因为除了光焰旺盛和熊这种动物之外,它既在口语中可以表示“批评”这个动作,又可以表示一个人很懦弱, 比如你在跟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朋友说话,他很怕做一件事情,你觉得不可思议而想刺激他去勇敢地做,你可以说:你看你这个熊样儿!你别怕,去做吧。这些意思跟熊或者光焰旺盛的关系很难建立起来。

熊跟其他动物一样是指一类动物。这个跟英文相似,比如,黑熊、白熊、棕熊。熊掌就是熊的厚厚的手脚,据说很美味。《孟子•告子上》中,把好吃的鲜鱼和美味的熊掌做比较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他说,“鲜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只好舍弃鱼而取得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时候,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3]”后来,人们用这一说法表示两种好东西如果不能同时拥有,要知道取舍,去选择更珍贵、更为有价值的。

练习四

你猜一下“熊猫”(或者“猫熊”)是哪种动物。

鹿 (繁体和简体相同)lù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从安阳出土的文物中的鹿骨、镌刻作品来看,鹿是上古时代非常常见的一种动物。甲骨文的鹿字,有着长长的鹿角,身体似乎在跳跃,眼睛似乎在警惕地观察周围情况。小篆的鹿字,鹿腿和鹿角仍然存在,但是形象不再像甲骨文和金文那样栩栩如生。

鹿这个字也代表一类动物,所以有雄鹿、母鹿、小鹿。鹿是一个部首字,以鹿字为部首的字基本上都跟鹿长得很相似的动物字,比如 麋、麂、麝、麟。

法,就是法律的意思。法的古字是灋,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氵,鹿,去。氵就是水面平直,意为平等,因为如果水不平的话会流走。去就是剔除的意思。古代人们认为鹿有辨别是非的神性,如果把鹿带到争是非的人中间,“鹿去”的意思就是“触之不直者去之,以示刑法的意思,

练习五

‘土’ 的意思是土地或土壤。你能猜出來“塵“的意思吗?

答案:

鹿 土 ,由奔跑的鹿扬起的灰尘。简体字变成尘,小 土。简体和繁体都是会意字,但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示。

 

鼠 (繁体和简体相同)shǔ

甲骨文:字

小篆:字

鼠的甲骨文是一个栩栩如生的老鼠形象,下半部分是老鼠的肚子和腿,上半部分是老鼠的头,嘴巴和牙齿。小篆字体似乎还能看出老鼠的头和牙齿,下面的腿和尾巴。 老鼠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个,因为它们的行动时间跟其他多数动物不同,半夜出来活动,所以成了子时的代表,子时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钟。据说在古代官府征收粮食的时候强迫人们多交一些作为损耗,说是老鼠和麻雀偷吃以后就少了,所以人们特别痛恨这些官方的贪婪,因为多征收的粮食作为损耗的部分,所以人们把老鼠为耗子。

老鼠,人人痛恨,因为它们总是偷吃本来就不多的粮食。早在诗经里就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句子。跟老鼠相关的词语基本都是负面的。比如,鼠目寸光,比喻没有远见,就跟老鼠能看到的范围(一寸)一样,很有局限。胆小如鼠,跟老鼠一样胆子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表示让每个人都痛恨的人。

龟/龜 guī

繁体字: 龜 guī

简体字:龟 guī

甲骨文 字金文 字 小篆 字

龟,在第二章讲神化动物的时候提到过在中国古人(至今也有人)把他们看作跟神灵相同或者本身有神性的动物。

龟作为一种实实在在在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动物,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是相当受歧视的。乌龟就是龟在日常生活中的名称,它又被人称为‘王八。’‘王八’的名字是因为龟的腹部的纹路像汉字的‘王’和‘八’,如下图:

乌龟的腹部图片,上面有黄色的按照乌龟腹部纹路描画的笔画

古代人认为雄性乌龟没有交配能力,所以一对夫妻,如果妻子跟别的人有性关系,那么丈夫就被称作王八,或者说他被戴了绿帽子(乌龟的颜色偏绿),意思是没有交配能力所以妻子跟别人通奸。这是一个对男性非常具有侮辱性的称呼。“王八蛋”,蛋的意思是爬行动物或者鸟类产的硬壳的卵。因为乌龟没有交配能力,那么乌龟生的蛋一定是跟他人生下的,所以‘王八蛋’的意思就是妈妈跟丈夫之外的人生的孩子,这是对任何人都具有侮辱性的称呼。

在佛经《杂阿含经》中有一段以乌龟的古诗讲述生命哲学的话,佛陀用以教化众生要断除对世间色、声、香、味、触等欲望的种种贪求,因为这些贪求就像乌龟露出的头、四肢和尾巴。这段故事是这样的:一只乌龟住在河岸的草丛。一只正在觅食的狐狸看到乌龟急忙跑来便想吃掉它。乌龟为了保命,急急忙忙将头、尾、四肢往壳内收。狐狸想等它露出头然后吃掉它,但是乌龟既不露出头,也不露出腿脚和尾巴,狐狸只好怅然离开。如果你听人说“龟藏六”,字面意思是乌龟把头、四肢和尾巴六件东西藏起来,那就是比喻佛陀开示大家不要恣情放纵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鱼/魚 yú

繁体字:魚 yú

简体字:鱼 yú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甲骨文的鱼就是一条鲜鱼的形状,上头下尾,身上有鳍和鳞。金文的鱼字就更加惟妙惟肖。小篆比金文简单一些,把鱼向横向拉宽,下面的鱼尾变成了火,鳍不见了,但是还有鳞。楷书的鱼尾变成了四个“点”。简化字把四点变成了一横。很多的字都以鱼为部首,这些字都表示某种鱼。比如:鱿,鲍,鲑,鲨等。就连不是鱼的其他水里的动物也以鱼为部首,比如:鳖,鳄,鳌,鲸等。

鱼跟其他动物名一样指的是一类动物,所以再细分就有不同的鱼,区别是鱼前面那个修饰语不一样:死鱼、活鱼、金鱼、鲤鱼、鲶鱼、草鱼、黄花鱼、三文鱼、神话里的美人鱼等等。‘木鱼’也是一种鱼,只不过是木头做的没有生命的鱼罢了。木鱼可能是木板做的鱼,在很早以前的中国内陆鱼很少见的情况下过年的时候在饭桌上摆着,虽然不能吃但是有,期望来年好运的到来,因为鱼的发音跟剩余的余一样,人们希望来年的收获在享用之后还有盈余。

另外一种木鱼就是佛教里和尚用的中空敲击的时候能敲出响亮的声音的,他们用这个声音是自己排除杂念沉浸在声音或者无想的状态,也用来调节诵经节奏,也用敲打木鱼的声音作为进斋的信号。但是为什么要用鱼的形状造出这个器具呢?鱼不管做什么,他们都睁着眼睛。用鱼来作为敲打的器具是为了提醒众人不要昏沉懈息,要昼夜长醒精进[4]。说到鱼跟佛教,有必要说一下‘放生’。放生是一种把被人类捕捉即将被宰杀的动物放回大自然的行为。因为鱼新鲜的时候才美味,所以在市场上很多活鱼。在中国人们最主要的放生的方式就是,买下活鱼然后把这些鱼放归河湖。

“鲁”这个字的甲骨文是字,金文是字,小篆是字。本来是鱼放入口中,表示美味,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粗鲁、鲁莽的意思。另外的字“鲠”不是鱼的意思,它是鱼刺的意思。中国一个成语叫“如鲠在喉”,就跟有鱼刺卡在喉咙里一样,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或有难以解除的困扰。

练习六

你认为下面四个字的词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用这个词?

鸡鸭鱼肉

因为鱼离不开水,所以在中文里出现了几个鱼和水连用的表达法。比如:如鱼得水,鱼水情,鱼水之欢。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跟自己意气相投的朋友或者很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现在说“鱼水情“,一般是指军队和民众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元朝王实甫《西厢记》描写书生张君瑞与崔莺莺男欢女爱的场景的时候第一次用“鱼水之欢”。它的字面意思是指男女之间或两个动物之间的关系像鱼在水里那样融洽、自然、舒服。

练习七

跟“鱼”字比较一下,下面这个字多了什么?你认为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渔 yú

渔,甲骨文是字,水里很多鱼的样子。金文是字,两只手抓着一条鱼。小篆是字。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这句俗语人人皆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渔的意思就是捕鱼。送给人一条鱼能让他一时不饿,却不能解决长久饥饿的问题;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

另外一句跟鱼有关的俗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告诉人们要行动,意思是,与其站在水边渴望也能得到鱼,不如回家结网为捕鱼做准备。还有一句俗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字面意思很容易看懂,它用来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练习八

你看看这两个字,他们可能会是什么意思?

鱻,䲜

答案:

鱻xiǎn, 跟鲜是一个意思。䲜,yè, 鱼多的样子。这两个字人们已经很少使用。

 

繁体字:鳥 niǎo

简体字:鸟 niǎo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鸟”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只鸟的形状,鸟头朝左而侧立,还有尾和爪子。《说文解字》对鸟的定义是长尾巴鸟的总称。金文的鸟更漂亮,翅膀和尾巴上有了羽毛点缀。小篆仍然像鸟的样子,头朝左尾巴朝右下放,最下面是腿脚。繁体字与小篆相似,简体字把四个点儿变成了一横。

练习九

仔细看一下下面两个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我们正在学的字?

鸟,乌

含有鸟的词,常常跟它们所站的位置,叫声,春天开始的频繁的活动,以及作为猎物最容易受到惊吓这些特点有关。比如,“鸟瞰”,就是因为鸟常常站在高处,所以“鸟瞰”表示从高处俯视地面的景物。“惊弓之鸟”[5]的意思就是受过惊吓,听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有一个人知道天上飞着一只受伤的鸟,飞得很慢,而且没有同伴。他只用弓拉了个空弦,这只鸟就掉了下来。这位射手明白,这只鸟在听到弓弦的声音以后会吓得奋力飞去,一用力伤口就会撕裂,于是掉下来。所以这个成语不仅仅比喻受惊吓后没有恢复的状态,也从哲理层面告诉大家,不能从心里创伤中走出来的人更容易再度受到打击。

“枪打出头鸟”,“出头鸟”就是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指的是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这句话告诫人们,冒尖的人容易遭遇打击或者打压。跟另外一个成语”树大招风”一样,从这两个表达里面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中,对于中庸之道、不敢为天下先的风格的推崇。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到别人后面所以提前开始行动。一般来说,用这个成语的人都不说别的人笨鸟先飞,而都只是说自己,用于自谦。“小鸟依人”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长孙无忌传》,里面讲唐代初年,唐太宗任命褚遂良为谏议大夫监督他的言行。褚遂良尽职尽责刚正不阿,对皇帝忠诚而有感情。唐太宗评价他像是飞鸟依人的模样。后来”飞鸟依人”变成了“小鸟依人”,开始表示依附权贵,或者在窘况的情况下依附他人,现在主要指女孩子娇小可爱惹人爱怜的样子。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现在落花铺满地。一片自然、闲适、宁静的景象。这首诗所有上过中小学的人都会背下来,有时候你会发现两三岁的孩子都会背诵,因为孩子的看护人(往往是妈妈、爷爷、奶奶、姥姥、或姥爷)都会教孩子这首诗。

练习十

你能猜出下面的字的意思吗?

答案:

“口”表示嘴,在鸟旁边,鸣míng表示鸟叫。

 

练习十一

你能猜出下面的词的意思吗?

鸟人

答案:

不要被美国的birdman电影误导而得出它的意思。中文里,“鸟人”是一个很粗俗的骂人的词。如果你很不喜欢一个品德很差、很让人讨厌而且你很生气的时候,用这个词可能会释放你的气氛(或者更让你生气?)

 

练习十二

下面是同一个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三个不同时期的写法。这个字跟鸟有关系。猜一猜这个字的意思。

字字字

有很多字有鸟字部首:鸭,鹅,鸦,鹤,鸥,鹦鹉,鸳鸯。这些都是有翅膀能下蛋的家禽或野生鸟类的字。

隹 (繁体和简体相同)zhuī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甲骨文隹的形象像鸟的样子,上部是鸟头,嘴向左方,向右的两笔是翅膀。金文更加生动,鸟的翅膀丰满了起来,加上了双脚。小篆也还有点鸟的样子,可是楷书就很难看出鸟的模样了。根据《说文解字》,“隹”就是短尾巴鸟的总称。在上古,“隹”与“鸟”是一个字,只是到了后来才分出表示长尾巴鸟的“鸟”,以及表示短尾巴鸟的“隹”。

练习十三

你觉得下面这两个字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同?

佳,隹

在日常生活中,“隹”字已经很少单独使用,但是它作为部首,有时会出现在一些字里,这些字多数都跟鸟有关系。比如,集,甲骨文 字 是一只鸟站在树上,金文 字 是三只鸟站在树上。集的本义是树上聚集了许多鸟,引申泛指会聚、汇合, 也指人群集中的集市、集镇。另外一个字是繁体字的“只”是“隻”。“隻”的甲骨文字是一只鸟在上面,下面是一只手,金文更加形象字,小篆image就是隹下面有一只手。所以“只”的繁体字“隻”的本义是一只手逮住了一只鸟,后来表示单的意思。雙(简体字“双”)是一只手逮住两只鸟,表示一对的意思。

“雏”(繁体字雛)是小鸡或幼鸟的意思。这个字的左边是“刍(芻)”表音,甲骨文是字,手拿着断草,像是在喂小鸟(如果是这样,那么刍也表意),右边是短尾鸟表意,甲骨文和小篆分别是字字

练习十四

你觉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雀, 焦

燕 (繁体和简体相同)yàn

甲骨文:字

小篆:字

燕在中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鸟,它的体形比较小,翅膀和尾巴都尖而长,尾巴分叉,成剪刀状,羽毛是黑色的,腹部是白色的。从前面的字的讲解你一定已经了解了,很多字在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演变以后已经和甲骨文非常不同,从开始的图画一样的笔触,变成了横平竖直的笔画,后来的字体就和甲骨文金文离得越来越远。“燕”字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燕的甲骨文就是一只鸟的形象,几乎就是燕子的正面画像,除了颜色之外燕子的所有特征在很简单的甲骨文中几乎都表现出来了。小篆在统一文字时把燕子的嘴巴、翅膀和尾巴拆散了,几乎完全失去了鸟的形状,特别是剪刀一样的尾巴变成了火字,这个火字成了部首,到了隶书 字,形态上跟原来鸟的形状完全没有了关系,火字部首跟其它的字一样变成了四点。

练习十五

如果燕没有在小篆统一的时候把鸟的各个部分拆开,你觉得燕字会是什么样子,它的部首应该是什么?

燕,又叫燕子,是一种小鸟,比麻雀大一些。在西汉时代司马迁[6]的《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句话: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 “鸿”是大雁,“鹄”是天鹅。这是说:小燕子和麻雀怎么能够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不理解英雄人物的抱负。

虽然在《史记》里,燕子被比喻成平凡的人,燕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受欢迎的鸟。燕子通常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能吸引他们筑巢的地方向来都是风水宝地,所以如果有燕子在家里的房檐下筑巢,代表这个地方十分舒适,此处的家庭也很和睦。古人说,“良禽择木而棲”,意思就是优秀的鸟类选择最理想的树木作为栖息的地方。有一首非常著名的儿歌就叫《小燕子》(1957年创作的),它的歌词是这样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唱这首儿歌。

燕子的尾巴大家都知道叫做剪刀尾,因为它的形状而有一个书法上的成语,蚕头燕尾。这是写隶书时候的笔法, 起笔凝重,结笔轻疾[8]

 

虫/蟲 chóng

繁体字:蟲 chóng

简体字:虫 chóng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虫”的甲骨文就是一条蛇的形状,上面是蛇头,下面是蛇身蛇尾。金文与甲骨文相近。小篆的蛇形更复杂。虫在那个时候叫huǐ, 不叫chóng,它的意思是小毒蛇,是虺的古字。后来三个虫字放在一起“蟲”才表示虫子。后来简化字借用了“虺”的古字虫,所以现在的“虫”指昆虫。虫在古代的词义很广,比如说老虎被称为大虫。正因为它当时的词义很广,以“虫”为部首的字除了真正是昆虫的蚕、蜘蛛、蜜蜂、蝉、蝴蝶、蜻蜓等字以外,其他五花八门的动物也用“虫”做部首,比如“蛇,虾,蛙,虾, 螃蟹”。

值得一提的是“虹”字。“虹”的甲骨文是字,像一条长虹架在空中。古人不明白彩虹的科学道理,所以认为是一条蛇。小篆就成了左边是虫(小毒蛇)表意,右边是工表音的“虹”。

蛇 (繁体和简体相同) shé

甲骨文:字

金文:字

小篆:字

既然说到虫/蟲的甲骨文是一个小毒蛇(又叫蝮蛇),我们看看真正的蛇的甲骨文是什么样子的。蛇字的甲骨文上面也是蛇头,下面是蛇的身体和尾巴,跟虫/蟲的甲骨文的差别可能就是头部的特征不太一样。金文还有蛇的特征,小篆突出了蛇的头部和眼睛,就是它字。它就是上古时期的蛇。当时因为人少地多杂草丛生,蛇经常出没,人们惧怕蛇,所以见面都互问:见到“它”了吗?后来,它就成了任何非人类的代词,它作为蛇的意思就淡化了,所以加上了“虫”字表示蛇。

 


  1. 来自许晖《汉字里的故事》,第107页。
  2. 在这里我想让大家知道,“慈母”也是中文里很常见的引用,表示母亲是慈祥、慈爱的。这个解释是想让大家知道像母老虎一样的妈妈在中国文化里存在但是并不代表中国人妈妈的形象。
  3.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4. 大约1000多年前唐五代时一个叫王定保的文人写了一本书叫《唐摭言》记载唐代科举细节。其中他写道,“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
  5. 更羸(人名,羸音léi)与魏王处京台(人工筑起的高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受伤的鸟)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六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战国策·楚策四》
  6. 司马迁(前145年-?)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写的《史记》包括了从黄帝以来到他生活的汉武帝之间的近三千年的历史。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为一位被冤枉的将军辩护而受到牵连,被处以死刑或者腐刑,他为了把《史记》完成而选择了腐刑(就是阉割)。
  7. 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注:说这句话的人后来跟吴广发动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8. 出自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